給羊做B超,最怕“綁羊、掏糞、探頭打滑”——羊用B超的體外檢測法正是“懶人福音”:無需直腸進入,只要在大腿根部“三角無毛區(qū)”涂點耦合劑,35日齡后的胚胎就能一目了然。三步學會,羊場秒變“超聲高手”。   一、時間與位置
  配種后35天起,子宮下垂到腹腔,探頭才能“看”得到。讓母羊自然站立,抬起一條后腿,暴露后腿內側與乳房之間的少毛區(qū);此處皮膚薄、腸管少,是最佳聲窗。
  二、探頭與手法
  選用3.5 MHz大凸陣探頭,先均勻涂耦合劑,貼緊皮膚,方向朝對側最后肋骨,做“扇形慢掃”。動作要訣:輕壓—旋轉—平移,保持聲窗與皮膚零空氣。屏幕上出現一串黑色囊腔(羊水),里面再有點狀白影(胚胎骨骼),即可判為陽性。
  三、圖像判讀
  未孕子宮呈單線或Y形暗帶;懷孕則見圓形液性暗區(qū),直徑≥1.5 cm即可確診。45天后可見胎心閃動;60天可數胎頭,估算羔數。注意:多胎時暗區(qū)并排,探頭需左右橫掃,避免漏數。
  四、現場小技巧
  1.毛多可濕毛巾擦凈,不必全剃,減少應激。
  2.冬季耦合劑先用手掌捂熱,防止羊跳。
  3.每檢完一只,用濕巾擦探頭,防交叉感染。
  4.做好標記:綠色噴漆=已孕,紅色=空懷,方便分群補配。
  體外法2分鐘即完成,準確率高,一把羊用B超就能讓空懷羊“現原形”,給繁殖管理裝上“透視眼”。